2018-10-30
2018年8月,隨著《關于報送P2P平臺借款人逃廢債信息的通知》的出臺,監管部門正式打響了對整治惡意逃廢債群體的第一槍。網貸發展十多年來,惡意逃廢債一直是行業頑疾,尤其是進入2018年6月以來,部分平臺借款人借著P2P行業整頓之際,趁機大行惡意逃廢債、逾期不還款等行徑,造成部分平臺經營困難,風險加劇,最后導致出借人“踩雷”,經濟受損。
部分平臺陷入困境,固然有借款人惡意逾期、逃廢債等原因,但更大的原因在于平臺風控能力不強。為解決這一頑疾,互聯網金融風險專項整治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就下發通知,要求各地上報借網貸平臺風險事件惡意逃廢債的借款人名單。9月份,互聯網金融風險專項整治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再次下發相關懲戒通知,要求各網貸平臺按5大標準篩選惡意逃廢債名單,并鼓勵各地公告失聯跑路平臺高管、逃廢債黑名單。
近日,據新華社、《金融日報》等多家權威媒體報道,首批P2P惡意逃廢債借款人信息已被納入人民銀行征信中心和百行征信的系統,包括企業借款人信息和個人借款人信息,其中最大的一筆逃廢債金額已經達到數千萬,共涉及金額約2億元。
來源:www.npfvda.tw